站内搜索:
督导简报(第二期)
( 发布时间:2008年12月26日 08:37 责任编辑:admin 点击:

 

导读语

推介教学中的先进典型,是本刊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期《督导简报》集中介绍“教学十佳” 之一的朱奇志教授,是我们推介工作的一种尝试。推介包括自我感受,同行评价学生反映三个方面,我们力图使这种推介具有一定的层次感和立体感,相信能给大家一些启迪。

从本期起,我刊将陆续推出这类典型。这中间既包括德高望重的专教授,也包括朝气蓬勃的后起之秀,希望能引起师生员工的关注,得到师生员工的支持。

此外。本期还刊发了《甘草堂》《辣椒园》《点评台》等多类稿件,期盼全体同学在期末网上评教中多写富有个性和特色的评价意见。

编者

 

长沙学院教学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编印

  编:李       副主编:熊幸明   邓鸣皋

 

朱奇志教授简介

朱奇志,男,1956年出生,长沙学院中文与新闻传播系教授。1984年至1998年在吉首大学中文系任教,其主持管理的古典文学教研室于l996年获省级优秀教研室,其领衔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被评为省级优秀课程。1998年调入长沙大学中文系,2000年去北京大学作访问学者。任教期间,教学质量考核多次被评为A等,主持担任的“先秦文学”课程成功申报为省级精品课程,2007年被评为学校第二届教师“教学十佳”。主持并完成省社科规划办科研课题“长沙文化与楚文化比较研究”和校级教研课题“创新性学习’教学研究与实践”;出版独立撰写学术专著三部:《唐风宋韵》、《龚自珍鲁迅比较研究》、《世说新语校注》,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其中《龚自珍鲁迅比较研究》获长沙市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激发探索欲望  培养创新精神

——关于“创新性学习”教学的几点体会

朱奇志

 

随着知识的急剧增长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学习的革命”已必不可免,所谓“创新性学习”便是教育精英应对“学习的革命”思考与探索的结晶。“创新性学习”是对传统“维持性学习”的一次革命,它变“学会”为“会学”,是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重新建构新的知识结构,并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学习。学习的革命必然导致教学的革命,面对这一时代的教育课题,作为一位高校教育工作者,我及时调整教育理念,虚心学习,敏于思考,刻苦钻研,在教学研究与实践中,尽量体现“创新性学习”的教学思路,在理论和实践上均有一些富有启示性的感受,取得了一些微不足道的成果。

一、刷新“创新性学习"教学的学术视野和知识结构

“创新性学习”的教学对施教者的要求更高,离开了扎实的学问功底、全新的知识结构、先进的教育理念而奢谈所谓“创新性学习”的教学,无异于痴人说梦,因此,我尤其注重学问的积累和视野的开拓。一方面,认真研读古典原著,训练句读工夫,掌握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另一方面,关注学术前沿阵地,及时吸纳最新科研成果,并把它溶入到教学思想中。同时,我还特别注重理论水平的提高,把它视为提升学术品位、深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我大量研读有关现代哲学、文艺流派、文学批评的著作,并把它运用于作品解读、作家诠释、文化语境的透析和文学现象的梳理。知识的充分储备,为“创新性学习”的教学培植了坚实的基础,教学中,才能作到胸有成竹、游刃有余。

二、培养“创新性学习”的心理基础

“创新性学习”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心理基础,不然的话,所谓创新思维、创新意识便是一句空话。在长期的研究中,我发现好奇心、独立性、自信心是“创新性学习”的心理基础。好奇心激发创新欲望,驱使人积极探索;独立性让人不迷信权威和教材,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自信心是正常发挥人的能力和水平的不可或缺的心理因素。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培植学生的好奇心。具体做法是:以每两节课为一单元,每单元前1020分钟由学生针对本学科以前所学过的内容提问,视其水平记入平时成绩。这种做法,至少有以下好处:第一、营造出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建立了相互为师的师生关系;第二、培养好奇心和在思考中学习的习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第三、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第四、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实践证明效果很好,学生非常欢迎,提问发言非常踊跃。当然,有时候也会偏离学科,涉及到时尚热点问题,但凭此可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只要合理引导,将会加深交流,启迪思考。

三、训练“创新性学习”的思维方法

“创新性思维”的最大特点是“求异”,因此,我把“求异思维”的训练贯穿于教学始终。课堂教学力戒照本宣科、人云亦云,避免平庸,追求生动和深刻。对于某些疑难问题,我总是把它挑出来,让学生思考。如:“先秦理性精神”和“宗教情怀”及“神话意识”的关系问题;《诗经》的语境杂糅问题;屈原的爱国情怀和忠君思想之关系问题等等。对于流传千古的名作佳篇,避免泛泛之论,力求开掘作品的深层含义,展开读者与文本之间的深刻交谈。如:在讲授《诗经·蒹葭》时,我指出,把本篇的主旨定为怀念恋人之作没什么不对,但却远远不够。它实际上是一个复调结构,关键是对主导意象“伊人”的理解。作品中的“伊人”写得如水中月、镜中花,依稀恍惚,空灵迷朦,为我们铺排了一个巨大的阐释空间。我们可以把“伊人”定格为年轻貌美的姑娘,则本篇为怀念恋人之作。我们还可以把“伊人”解读为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至境、彼岸世界、绝对真理,则本篇表达了人类爱美向善的不懈追求。实际上,诗歌中飘荡着两个声音,彼此谐和,凝为一个浑融的生命。于是,我从音乐复调大师巴赫,讲到首次把复调用于文学批评的巴赫金,再运用复调理论解读文本。这样讲授,思维开阔,开掘较深,学生深受启发。在教学形式上,我追求个性化和不可替代性,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求异”、“创新”的感染和熏陶。

四、完善“创新性学习”的评价机制

“创新性学习"的教学要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机制,如果还套用传统教育的评价体系,就会埋没不少优秀人才。我虽然不是教学管理人员,但还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评价机制作了如下调整:

1、在作业批改中,鼓励有个性有见地的学生,允许标新立异,宁肯超常,决不平庸。老师的评语也要富有个性和针对性,避免诸如“语言通顺、层次清楚”等千篇一律的套式。

2、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竞赛,奖励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表达能力好的学生。竞赛获奖者,可获得一定的附加分。

“创新性学习”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课题,我所作的工作尚处在初级阶段,很粗糙,很肤浅,今后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我会及时审理社会变革,不断调整教学理念,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而培养创新性人才作出不懈的努力。

 

对朱奇志教授课堂教学的评价

汉语言文学教研室的老师们通过多年的观察和了解,经过多次广泛地听课评课,一致认为朱奇志教授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突出、教学手段多样、教学研究深入,是一位深受同事们敬佩的古代文学老师,其教学特点具体表现为:

一、强调学术理路,注重吸纳学界的前沿成果,用广阔的眼界考察古代文学的发展,对复杂的文学现象进行严谨而有序的历史的美学的透视,尽量体现一种现代的参与意识和当代精神,使教学内容不断拓展、更新。这些特点贯穿于他整个的教学过程中。

二、优化更新教学方法,结合中国古代文学的特点,在授课中经常运用下列方法:

1、将古代文学与哲学、文艺心理学、美学和社会科学结合起来,多视角、多方位地考察、剖析文学现象,阐释古代文学中的诸多问题,做到史论结合、多元互补,以突破单纯、沉闷的传统教学模式。如讲授庄子的作品,即与西方现当代哲学结合起来,对比印证,相得益彰,藉此探求文学的特殊审美规律与实践要求。

2、采用细读法。为了加固基础知识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对教材中的经典之作,有选择地进行精讲精解,如讲授屈原的《离骚》及历史散文中的名篇,不仅细密、准确地讲解和梳理字句、贯通文气,而且体现出对文本本身的审美品格和艺术韵味的敏感与直觉,可谓学理判断与鉴赏感悟兼具。

3、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或课堂讨论,来激活学生读书的自觉性和思维的鲜智性,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每堂都抽出几分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究一个问题,获得结论,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能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自制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可谓博观约取,言简意赅,画面精美,情韵悠远,对教学内容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也可以方便地拷贝给学生,便于他们复习和保存。

四、批改作业认真严谨,有眉批,有总评,能结合每份作业的实际进行评阅。

中文与新闻传播系汉语言文学教研室

 

朱奇志教授课堂教学的“三结合”

我与朱奇志教授共事多年,听过他的不少课。也许因为同在中国古代文学这片土地上耕耘之故,我对他的教学风格、教学手段和教育理念有了更为深切的体验。就课堂教学而言,我觉得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情与理的结合。文学是感情的产物,特别是中国古代文学,抒情文学异常发达。因此,教授中国古代文学,要求教师投入充沛的感情,从而使学生与作品中所寄寓的思想、情感产生高度的和谐共振,进而达到陶冶性情、澡雪灵魂的目的。但任何情感都是一定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反映,因此在分享古人的悲欢之情之后,还必须探求隐藏在这些情感背后的价值追求和思想旨归。我觉得朱奇志教授在这方面把握得很好,既充分再现作品中的情感,又深入挖掘作为情感底蕴的作者的价值取向。

二是冷与热的结合。任何形式的教学,切忌填鸭式、灌输式。朱教授从事高校教学工作多年,深谙此理。体现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一方面,他激情阔论,似行云流水,另一方面,又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不失时机地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从而使课堂气氛显得活跃。

三是史与今的结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古人思想与情感的结晶。虽然儒家思想是古代文人学士的主流意识形态,但蕴含在一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的这些思想和情感依然是极其复杂的。且不说那些仕途滞涩、运命乖蹇的文人,即使在仕宦生涯顺畅的封建文人那里,他们的思想和情感也是变化不居的。如何认识和评价这些思想和情感,如何引导学生从古人的价值追求和人生意义取向中吸取有益的成分,就必须剖析历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联系现实,启发、帮助学生建构正确、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中文与新闻传播系

副教授  博士  谭真明

 

学生评价朱奇志老师感言

发散思维,力主创新,这是老师在“传道方面的特征”。或从课本出发,就一些文化现象提出问题。引导我们打破常规,独僻蹊径的解读文化内涵;或从艺术、宗教等方面出发,娓娓道来,在思维开阔,自由的状态下,激起我们创新的火花。例如,他经常告诫我们“重要的不是神话叙说的年代,而是叙说神话的年代”,即引导我们求异、自信、自主学习。宏微并重,纲举目张。在古代文学课上,一方面,老师从整体出发,立足文学史观,着力构建文学的历史框架;另一方面,又结合文逆,精讲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让我们从细微处体会文学的发展进程。例如,老师讲《战国策》时,首先从整体上概括其文学成就、说理文风、赋体因素、思想倾向、起承结合,接着又精讲《苏秦使将连横》,分析苏秦形象的属性,塑逆方法等,最后通过全班自由讨论苏秦形象的时代意义把课堂系入高潮。

课堂问答,指点迷津,这是朱老师在“解惑”方面的高点。每次上课,都有同学就最近所遇到的学习问题进行提问,这不仅有助于我们及时解决学习中所遇到的困惑,还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我们课后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此外,老师上课精神饱满,激情四射;文采飞扬,凌历精炼;课件言简意赅,条理分明。总之,朱奇志老师的课突显了中文系的风采。

07汉本一班  张敏

 

朱老师博学多才,喜欢旁征博引,因此在上课的时候总能使我们受益匪浅,除了课程本身的知识,还可以学到诸如哲学,美学,音乐及电影方向的知识。同时也正是因为有这些丰富知识的沉淀,使得朱老师的课程更加丰富多采,同时也因他人比较幽默,也非常乐于与学生互动,因此使得他的每一堂课都非常生动,学生们也很乐于回答及讨论问题,整体课堂妙趣横生。

中文系汉本一班:孙逊

 

朱老师是我们的《先秦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课的任课老师。

朱老师有许多独特之处,这也是他在学生中颇受欢迎的重要原因。

首先,他是同学们公认的“才子型”人物,风流倜傥,博古通今,有些清高但不自傲,有些凛然但不可畏。

第二,他是一个幽默的人,他幽默风趣的语言经常深深地吸引着我们,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

第三,他很在乎自己的学生。他不允许我们随意交个作业去糊弄一气,他说我们要对自己负责。他经常表扬学生,先用赞赏的目光看着我们,觉得我们都是可塑之材。他经常批评我们,因为我们太懒了,不够努力,让他失望。

第四,他用“真心”在上课,仿佛课堂像一池水,他是鱼儿非常自在地游动。他完全沉浸在所讲述的内容中,感情充沛,语言抑扬顿挫,引领我们我们进入一个奇妙的世界。

第五,他上课条理清晰,思想深刻。听他的课很轻松,同时受到一种智慧的启发,文化的浸染。

最后,他有一颗宽容的心,一种奋发上进的情神风貌。

外秘二班:钟张丽

 

朱奇志教授,可以说是我们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精神导师。记得05刚入校的时候,朱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专业教育课,我觉得它更像一堂精神安抚课,因为我们绝大部分同学都是从别的专业调剂过来的。都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抱有一定的成见,我也是其中一个。

与朱老师的真正接触是在大学二年级,他教授我们“先秦文学”这一门课程,他风趣但又不缺乏内涵的授课方式立刻就吸引了我们,他的课根本就不需点名,因为没人会错过如此精彩的课程,他的知识太渊博了,无论我们提什么问题,他都会做出精彩的回答,而且观点都很新颖,我们也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他能把“先秦文学”看似枯燥的课程上得如此之好,是付出了很多努力的。就教案来说。每一个知识点、每一幅插图都经过他仔细揣摩,所以他的课件并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堆砌的文籽,更像是有层次、有逻辑、有深度的论文,使得我们把抄他的课件也当成是一种乐趣,一种学习的乐趣。

朱老师之所以深得学生的喜欢,除了他拥有渊博的知识之外,还有他的“大爱”品质。05级汉本专业有6个班,而我们的作业又通常是小论文,有些老师为了省时就会简单的打下分数、批个日期。而老师却是认真地看完每个学生的文章后,都会写上一些评语,也正是这些评语,鼓励我们认真地学习专业知识。

汉语言文学三班:张中月

 

甘草堂——我们喜欢这些老师的授课

樊长荣:07英语34

您祥和、负责、耐心,就象我们的母亲一样。您丰富的人生阅历也丰富了我们的知识,谢谢您!!;老师教学内容熟悉,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学习指导效果好,总体评价满意。

张建社:06生工12

老师不但让学生学会知识,更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是位良师益友 ; 张老师是位很负责老师,处处为我们学生着想,是我们心目中的好老师。

杜红艳:07计科12

杜老师上课有激情,详略得当,时间把握好,难易度适中。课后,作业适当,而且难易恰当,特别是上机实验时,给我们耐心讲解,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对一些上课不听话的学生还认真教导。总体上,对老师很满意。

徐长梅:05数库12

徐老师上课,我们同学都很认真!;上课有特色,突出重点,细讲难点,注重实践。

彭向阳:07数学12

彭老师工作认真负责,带领我们脚踏实地的学习,他的勤劳让我们敬佩。教学中彭老师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职,教师形象鲜明。

林涛:06土木3

老师太好了,没的说的;该老师教学水平很高,很有特色。

柳红霞:06建管12

工作责任心强,教学准备充分,学生学习有积极性,参与程度高,讲课富有激情,有吸引力、有感染力,一个字好。

严明:07环艺24

老师教学很有趣味性!他对艺术很热爱!我很喜欢他的教学! ; 老师很负责,理论知识丰富,善于表达.课堂纪律良好.

刘辉:05通信12

很有才华的老师,教了我们很多单片机的知识,而且联系实际,很有意义, 希望老师继续教我们;讲课的内容丰富,生动,收获很多.

邓中华:07财务12

很优秀的一个老师,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注意师生互动、沟通和交流;上课观点鲜明,我们很受益。

杨芳良:06电子1班、06机械3

杨老师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老师之一,教学方法很有特色,就拿这个学期来说吧,我们学的是武术--长拳,老师把每个动作讲解的非常精彩,我们也能出色的完成任务 ; 工作认真负责,育人为本,为人师表,学生学习热情高,学有所获,堪称模范老师,我十分满意。

 

(编者按:《甘草堂》是我刊的特色栏目之一。它的任务是选登学生对老师教学中正面的开放性评价。甘草者,中药也,甜则甜矣,但既不腻人,又略带滋补,相信老师和学生都会喜欢)

辣椒园——老师,听我说句心里话

XXX:05汉本56

无法评价,您应该重新学习知识了,照本宣科、知识匮乏、学无所获.....。

XXX06法学12

老师讲课乏味,缺少激情,没有吸引力.有照本宣科的现象。与学生没有很好的互动.不及时批改作业;因为老师上课从不查人,好多同学都不来上课,不能助长那些人的气焰,必要时还是查人吧。

XXX05数本12

老师的责任心不是很重,出现过迟到的现象,希望老师以后把握好时间准时上课。

XXX05汉本12

讲课不够简单明了,甚至很罗嗦!!!听得人想睡,不如自己学。

XXX06新闻12

请注重一下师生互动,不要来不来就发脾气,或许教学效果就不一样了;上课毫无生气,不能吸引学生。

XXX06物业12

上课没什么重点,学生跟不怎么上,基本上没学到什么东西;不要太敏感,多听听学生的心声,不要刻意地认为我们的意见具有攻击性。

XXX07模专12

上老师的课有个特点:不懂的同学,上完课后还是不懂;懂的同学,上完课后就不懂了。老师对工作认真负责,只是在处理与同学的关系时我觉得方式不太恰当,有的时候有些争执没必要。

 

(编者按:《辣椒园》是我刊又一特色栏目。它的任务,是披露学生对老师教学工作的负面反映。辣椒,湖南人几乎每餐都离不开的菜肴。辣虽辣矣,但足以提神醒脑,何乐而不为!)

点评台——把好新进教师和外聘教师课堂教学的“关口”

本学期,督导委员会全体成员分成五个小组,对18位新教师和96位从校外聘请的兼职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和评议。采用的方式是随堂听课,查阅教学文件(教学进度、教案等)、听取学生反映。评议结果,18位新教师中,7位定为“优良”,11位定为“合格”,96位外聘教师中,6位定为“优良”,82位定为“合格”,8位定为“不合格”。评议结果及时向相关系部通报。对8位任教比较困难的外聘老师,相关系部分别做出了解聘或不再续聘的处理。

教学表现优秀的教师,如新老师中工商管理系的邹安全、公共外语教学部的郭兰、潘琛、王海燕、徐微及电子与通信工程系的谭志光、周远等老师,外聘教师中在旅游管理系任教的刘艺、周德等老师,他们除了自身专业的功底比较扎实、视野比较宽广,有良好的教学基本功和一定的实践经验之外,还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特点,就是在教学工作中责任感强烈,工作态度严谨,在钻研教材和备课的环节上投入精力大,下的功夫深。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组织、案例的选择、教学重点的把握:难点的化解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都有周密的考虑和精心的设计,从而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他们在教学中还十分注意通过知识的传授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使学生受益匪浅。

评议为不合格的课,基本上属于以下几中情况:有的是因为教师自身功底不够扎实,对教材不够熟悉,对教学内容不够熟悉,从而不具备驾驭课堂的能力,要么只能照本宣科,要么讲解停留于表面,不能为学生“解渴”。有的则由于精力投入不够,备课很不深入,拿不出象样的教案。课堂上不能深入浅出,问题讲解不透,难点化解不了,学生感到茫然。还有的则完全依赖于别人的课件授课,而自己对教材和课件并未进行必要的消化,课堂上说的话基本就是屏幕上的文字,一旦课件意外放映不出,教学无法继续进行。

这次调研的结果表明,我校最近引进的新教师质量是较高的,从校外聘请的兼职教师绝大多数是胜任教学的。为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对于缺乏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建议各系部、教研室通过传、帮、带等措施帮助他们迅速提高教学水平。今后对于兼职教师的聘用,建议各系部、教研室尚须严格考核把关,尽量避免“聘任不胜任”的情况出现。对正在聘用的人员则应适当加强管理,同时要在接待与休息方面提供必要的帮助。

 

(编者按:《点评台》是本刊与老师和学生的互动栏目之一,任务是:评点教学与督导中已经出现,正在出现的问题,要求一事一议,言简意赅,欢迎大家参与。)

我校三次网上评教情况统计

2006年下学期开始,我校已分三次组织学生对全校任课教师进行网上评教,现将一些数据公布如下:

第一次测评(2006年下期)

 

分数

80分以上

90分以上

70分以下

测评总人次

文 科

人次

192

19

7

305

占比

6295%

623%

23%

理 科

人次

152

5

3

217

占比

7005%

23%

138%

第二次测评(2007年上期)

 

分数

80分以上

90分以上

70分以下

测评总人次

文 科

人次

250

57

4

293

占比

8532%

1945%

137%

理 科

人次

200

28

3

232

占比

8621%

1207%

129%

第三次测评(2008年上期)

 

分数

80分以上

90分以上

70分以下

测评总人次

文 科

人次

405

123

13

479

占比

8455%

2568%

271%

理 科

人次

258

46

2

297

占比

8687%

1549%

067%

 

[打印本页]  [回到页首]  [关闭本页]
长沙学院(原长沙大学)教务处 版权所有 所有信息、资料及其解释权限属长沙学院教务处
Copyright © All Right Reserved Academic Affairs Office of Changsha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