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竞赛主题
融·合
二、总体目标
(一)推进两岸青年交流融合。“华灿奖”架起两岸青年交流交融的桥梁,深化两岸青年的交流合作,加强两岸青年之间的团结力、凝聚力、向心力,让两岸青年在交流中走心走亲走近走好,加深感情、增进融合。
三、组织机构
(一)“华灿奖”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华中山文化交流协会、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主办,民革中央联络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华灿工场(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国际设计周有限公司、吉林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上海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福州大学、四川美术学院、陕西科技大学承办。
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委员会、团结报社、台湾中华国际艺文促进交流协会、台湾中华杰出青年交流促进会、澳门科技大学、香港设计总会为支持单位。
四、参赛办法
一、参赛资格
竞赛分为高校学生组和青年设计师组,年龄在 45 周岁(1978 年 2 月 28 日以后出生)以下的高校师生及设计师均可参赛。
二、参赛须知
(一)所有参赛选手均不用缴纳参赛费用。各赛区不得收取参赛选手及其单位的任何费用。
(二)作者人数及指导教师人数要求:
1. 作者人数:每项参赛作品不超过 5 人;
2. 指导教师人数:每项参赛作品不超过 2 人。
(三)可提交多项作品;禁止同一项或同一系列作品多
次或按不同类别、组别提交,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
(四)每项作品只能在领队所在赛区(依据参赛者的户籍/学习/工作所在地)提交,禁止跨赛区或多赛区提交相同
作品,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
(五)已获本大赛往届各类奖项的相同作品不可报名参加本届大赛。
(六)所有实物作品赛后原则上不予退回,如需退回请提前联系组委会,退回运输费由参赛者自行承担。作品寄送过程中导致的损坏遗失,由参赛者自行承担。
(七)坚持原创,杜绝抄袭,如出现抄袭则取消参赛资格并在大赛官网公开,且 3 年内不得再参赛。
(八)作品类别及作品提交要求详见附件一和附件二。
五、校赛赛程安排
作品征集截止时间: 1.非定向命题赛道作品截止时间:2023年2月24日16:00前,2.定向命题赛道作品截止时间:2023年3月20日17:00前,校赛选出前60%的作品进入区赛。
校赛获奖作品公示时间:非定向命题2023年2月25日-2月26日
(以上日期如有调整,以“华灿奖”官网公布为准)
六、注意事项
登陆“华灿奖”官网(www.huacanjiang.com)在线报名,依据提示完成在线报名、作品上传。请务必确认报名信息填写无误,获奖后信息不可修改。作品数据不完整者,将直接取消参赛资格,恕不通知。具体说明详见附件1和2。
五、其他说明
(一)奖项召回
当遇到以下情况时,“华灿奖”组委会有权收回奖项标志的使用权和已颁发的奖品。
1. 获奖作品(产品)由于功能性缺陷造成了重大社会危害。
2. 正式确认获奖作品(产品)侵犯了其他作品(产品)的设计权或其他知识产权。
3. 设计者或生产者在未通知主办者的情况下对获奖作品(产品)进行重大修改,并继续在该作品(产品)上使用获奖标志或利用其进行宣传。
(二)版权声明
1.参赛作品应为参赛者的原创作品,并确认未侵犯任何他人的任何专利、著作权、商标权及其他知识产权。
2.主办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行使著作权:享有对所属竞赛作品方案复制权、传播权、展示、出版和宣传等权利。
3.定向主题获奖作品版权归“华灿奖”组委会,由承办单位华灿工场(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代签协议,如获奖选手不能签署,视作放弃参赛资格。
4.涉及到实物作品的建议以实物作品形式提交(根据参与的赛道要求和地址邮寄)。
5.主办方对本活动保留最终解释权。
六、作品提交
请在报名截止日期(非定向命题赛道:2023年2月24日16:00前,定向命题赛道:2023年3月20日16:00前)将报名表和作品打包在一个文件夹,以学院为单位电子邮件提交,不接收学生个人提交参赛材料,文件命名为:作品类别+作品名,接收作品邮箱306709351@qq.com。
联系人:易群燕老师(17775811040)
联系地址:艺术设计学院丹青楼4202室
附件:
1.
附件一:非定向赛道说明.docx
2.
附件二:定向赛道说明.pdf
3.
附件三:学校报名表模板.xls
长沙学院教务处
长沙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2023年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