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学院首页
首页 通知公告 实践教学管理科 正文

关于举办长沙学院第二届结构模型设计大赛的通知

为积极实施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在成功举办第一届结构模型设计大赛的基础上,为配合湖南省第四届土木建筑类大学生结构模型设计竞赛的举行,决定举办长沙学院第二届大学生结构模型设计制作竞赛。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对象:

长沙学院在校本科生

二、参赛要求:

  1.队伍自由组合,每队35人(含35人,至少有一个09级学生参加),各队独立设计制作。

  2.每人只允许参加一个参赛队,对于参加多个参赛队的选手将取消其参赛资格。

3.每组组长在规定时间内向土木工程系报名(《报名表》见附件2),通过审查、备案,方可参赛。

三、竞赛题目

 设计承受局部竖向静荷载的简支受力纸质结构模型,结构类型不限。

四、模型制作要求

1.制作材料

1)主材:采用A1标准绘图纸。

2)连接材料:正规生产厂家生产的胶水。

2.制作工具

美工刀、剪刀、铅笔、60cm直尺、三角尺、圆规、大头钉、大头针等;

3.模型制作必须使用组委会提供的材料,若使用自行采购的材料,取消比赛资格。

五、作品要求

1.作品应力求有创造性,贴近实际,结构合理,制作精巧。

2.完整的作品包括以下部分:

1)模型设计说明书:a、模型设计说明书封面;b、方案的构思、可行性分析;c、模型荷载分析、计算简图、内力分析、承载能力估算等详细说明。

2)结构模型(实物):模型制作需符合设计制作要求并与说明书一致,如修改模型,要求同时修改说明书。

3.作品名称:由各参赛队自行命名。

六、模型设计制作要求

1.模型设计所需信息

1)模型加载台:加载台不提供水平力限制,加载台的支点(中心)跨径为700mm,加载台支点平面离地面净空可调节,最小净空1200mm,最大净空1500mm,具体见附图;

2) 模型承载台:模型顶面必须有一个承载平台(不必满铺),在模型长度方向不小于100mm,模型横向宽度满足加载要求即可;本部分只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满足加载要求即可;

3) 模型加载点的标高不能低于支承点平面标高。

4) 承载吊篮重量为10 Kg

2.模型设计要求

1)供制作的相关结构模型的设计书(包括设计图);

2)结构模型计算跨径为700mm(支点跨径),宽度不小于100mm,不大于200mm,高度限制为150mm300mm

3)模型质量需保持在200g以下。

七、加载(检测)方式

1.采用砝码加载;

2.结构模型现场加载试验过程中,由各参赛队成员自行加载,另有2名工作人员协助。

3.加载过程中不得使用任何未经竞赛评审委员会允许的辅助工具。

4.每件参赛模型共有5次加载机会。其中前3次加载的荷载必须按照计算书方案进行(第一级加载必须大于承载吊篮的重量),后2次加载荷载可根据现场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加载只能单调增加荷载,不允许先卸载后加载。每级加载后,必须持荷20秒以上(不含20秒),经监督人员确认,评委通过,方能继续下一级加载。每个参赛模型最大加载荷载为80Kg(安全考虑)。

5.参赛模型在加载实测过程中,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即视为被破坏或失效:

1)荷载加上去后20秒以内(含20秒)模型坍塌;

2)模型竖向或横向最大挠度大于跨度的1/10,测量点为跨中部位最大挠度处;

3)模型尺寸不符,不能顺利放上加载台并完成加载;

4)竞赛评审委员会认为失效的其他情形;

6.加载步骤如下:

1)评审委员会审查模型尺寸,称取模型重量;

2)参赛者对模型进行简单介绍和描述;

3)加载过程(分级加载,加载次数不得超过5次);

4)加载结束后,评委就有关问题进行提问和点评;

5)公布成绩。

7.加载结束的评定标准:

1)结构模型达到极限承载力,因失稳或材料屈服而破坏;

2)结构模型变形过大;

3)加载次数满5.

八、竞赛评分细则

总分100分,由结构造型分和结构分两部分组成,其中:结构造型分10分,结构分90分。

1.结构造型分评分规则

1)结构造型分(10分)由竞赛评审委员会在结构模型加载前进行评定。每件结构模型不得标注任何参赛队的信息,只能标注由竞赛筹备工作组统一提供的分组序号;

2)结构造型分按照构思新颖、外形美观、比例协调三原则打分,最高10分,最低5分;

3)评分方式:去掉最高分、最低分后,得分为余下评委评分的平均值。
 2.
结构分评分规则

结构分(90分)由模型设计资料分(10分)和模型加载试验分(80分)两部分组成。

1)模型设计资料分(10

模型设计资料分最高为10分,最低为5分,由竞赛评审委员会在结构模型加载前进行评定。评分依据主要包括:模型设计的合理性,结构设计特点和创新要点、计算书与图纸的完备性。

评分方式:去掉最高分、最低分后,得分为余下评委评分的平均值。

2)模型加载试验分(80分)

参赛结构模型加载试验达到S最大值者为80分;其他参赛模型得分=80×(被评模型S/参赛模型最大S值)。其中,S值按下列公式计算:

S=

                  模型的最大承载力(Kg)

                   模型重量(g)×103

(注:模型的最大承载力为破坏之前一级荷载,或限额内最后一次加载的荷载,单位Kg。)

九、奖项设置

本次竞赛设综合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胜奖若干名。

根据各参赛结构模型的综合总评分从高分到低分确定获奖名次,并当场宣布竞赛结果。

十、时间安排

序号

项目(内容)

时间

地点

负责人邮箱

1

 

108-10月10

土木系学生办公室

Lnxia@126.com

2

设计与制作

1011-10月30

另行通知

另行通知

3

提交作品

112

另行通知

另行通知

4

 

113

另行通知

另行通知

5

 

114

另行通知

另行通知

每个参赛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作品,逾期作自动放弃处理。

注:对于此次比赛中成绩优秀者将被选拔培训参加湖南省结构模型大赛。

附件:1、结构模型设计大赛附图

          2、参赛报名表

教务处  土木工程系

                                    2010年10月8

END
实践教学管理科